廣東俗語有云「失魂魚」, 用來形容粗心大意且健忘的人。說起來也頗傳神, 據說一條小魚的記憶廣度時間(memory span) 約只有三秒鐘。無論這資料準確實性如何,大家都不想給人家有這個印象。有朋友經常問我:「醫生,我是否有老人癡呆性?」我心想:朋友,你能問這個問題,應該腦筋還可以吧!
事實上,我們的腦袋真的無可避免地會退化的。問題是我們能否減慢這過程,或如何在生活上不受這「自然定律」所影響!在往後的日子,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有關腦部生理和健腦心得,令各位都能「精靈」一點。
首先,我想和大家談一下人類身體為什麼會老化。現今醫學研究發現細胞的壽命在一開始時便已經被設定。美國著名醫學教授里安納度. 海佛烈克(Leonard Hayflick) 在60年代巳提出「海佛烈克極限 (Hayflick limit) 」這發現。根據此理論,細胞的壽命決定了單一個體的人類壽命。而一個典型細胞的壽命乃取決於細胞的總分裂週期次數;如果將一個初生嬰兒身上採樣的細胞放置於培養皿中,會發現細胞的分裂次數約為六十次。由此估計,人類的壽命最多只有約一百二十歲。總括來說,我們身體的退化是由於細胞在分裂週期中的老化,從而限制了人類的可能壽歲。
到底為什麼細胞會在分裂中老化以致死亡呢?在每一個細胞內均含有染色體(chromosome) 來控制細胞各項功能和分裂過程。而染色體尾端有一個稱為「端粒」 (telemore) 的核酸---「端粒」一般擔負著保護染色體的爭色,但是會隨著細胞分裂而變短。當「端粒」的尾端變得過短時,細胞的分裂便會鈍化,最後就無法再分裂,這便是引致「海佛烈克極限」的其中一個原因。
順帶一提,癌細胞或細胞(stem cell) 的「端粒」並不會變短,因為它們有修復「端粒」的功能。發揮這修復功能的是再生酵素---「端粒脢(telomerase ) 」。這酵素只發現於以上雨類細胞中。所以,如果能夠開發出抑制端粒脢作用的物質,理論上可以控制癌細胞的增長。
跟大家談了一些什麼細胞分裂、什麼端粒…等等後,希望各位對老化這個問題有一點科學的背景資料。但言歸正傳,大腦又是如何呢?腦袋是身體的一部份,當然也會隨著身體而老化。簡單來說,身體的老化大約從二十歲開始,而腦部的老化則在四十歲才會開始。人類大腦大約有一千憶個細胞,當中十份一為神經元細胞。有研究指出一般人在四十歲後每十年會遞減5%,大家暫且不要為此憂心,因在正常情況下,腦細胞的數目總是夠用的呢!
撰文:神經外科 熊偉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