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講座後的答問環節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醫生,我的朋友總是不認為自己有情緒問題,或就算他承認自己有問題,也不願意看醫生。我想問有甚麼方法可以帶他求醫?」
這從來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答到的問題!記得有次出席過一個「動機性訪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的工作坊,當中提過一些技巧,或可以作為參考。
- 要患者把說話聽得入耳,先要和他打好關係
找患者最信任的人勸導,效果當然會比一般人好。設身處地聆聽他的感受,他感到有人明白自己,會較易接受對方的建議。
- 從對話中找出他需要改變的原因
生病了已經令患者處於不佳的狀態,還要改變現狀與疾病鬥爭,實在需要很大的動力。只是想治癒和身體健康,對很多患者來說並不足以令他們持之以恆地接受療程。但若患者能看到痊癒後的生活,如與家人有更美好的共聚光陰,與朋友再次投入共同嗜好,,這對患者來說會比單單戰勝病魔更能提起動力。有位患廣場恐懼症患者不肯定時覆診,因每次求醫時乘搭交通工具都令他感到恐懼。言談間發現她極之疼愛兒子,靈機一觸便與她展望兒子長大後的情境,如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成家立室等等,再令她明白若未能治癒廣場恐懼症,她便不能出席兒子的大學畢業典禮,婚禮和許多重要時刻。結果她除了定時覆診外,更勇於接受心理治療,逐步克服面對人多擠迫的恐懼。
- 與其摔跤,倒不如共舞
對話過程中不宜採取爭辯的態度,與患者爭辯就好比與他摔跤,只會引起他反感,更加不接受建議。以共舞的態度與他對話,他不接納時我們放慢一點,退後一步;他認同時我們可踏前一步,提出更多意見。這樣的對話才是有效的方法。
- 善用開放式的問題:
若問題可以只會用「是」或「否」來回答,病人未能深切體會健康的重要性。但一些開放式的提問,即病人需要思考,並需要用詳盡的句子來回答的問題,卻能讓病人在思考過程中體會到戒掉壞習慣的迫切性。「失眠對你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和「失眠對你的生活有甚麼影響?」這兩個提問方法,那個較有效讓病人體會到美好睡眠的重要性呢?
- 回響:
回應患者的說話,但用另一種演繹方法,令患者從另一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甚至有更深入的體會。患者說:「我擔心驚恐症發作,所以若沒有必要外出,總是留在家中。」我們可以回應:「你因為驚恐症而減少出外見朋友,錯過了許多戶外活動,甚至影響工作?你因而感到悶悶不樂?」這樣重覆患者的說話,便更有說服力。
- 激發動力:
從多方面激發病人的潛在力量,讓他勇於改變現狀。從冀望、能力、原因和需要這四個方向 (i.e. DARN: desire, ability, reason, and need) 增加他的動機。希望快樂地過正常的生活嗎?可以選擇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嗎?若身心健康,行動自如,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甚麼?想解決現在的問題,需要由那裏開始?這些問題都可作為激發動力的方向。
- 與患者一起訂下計劃
協助患者設計改變的計劃,讓患者積極參與設計整個計劃,他越投入參與,他履行的機會越大。萬事起頭難,所以計劃的最初幾個步驟最好設計得簡單並容易達到。完成了最初的幾個步驟後,便能勢如破竹將履行整個計劃。
「動機性訪談」的主旨是激發患者的潛在動機,並非勉強患者做不願意的事情。所以最後的抉擇,還是留給他們自由抉擇。這是尊重個人自由的基本權利,也是持之以恆戒掉壞習慣的不二法門。讓病人自願地選擇改變與否,既不破壞彼此關係,也不易故態復萌。
精神專科醫生
鄭志樂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