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Community Health News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慢病共治計劃增逾40服務點

醫務衞生局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在全港增設逾40個服務地點,提供地區康健網絡專屬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進一步擴闊基層醫療服務網絡。 慢病共治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醫生診症和化驗,以及按個人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 醫衞局策略採購統籌處通過公開招標程序,在私營醫療市場採購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為慢病共治計劃參加者提供更全面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案。 專屬護士診所服務方面,會新增「糖尿腳」評估、處理和預防服務,也會為參加者制訂階段性的個人化健康生活和日常飲食習慣改善計劃等。 至於專職醫療服務,物理治療師會為複雜個案提供度身訂造的運動處方和痛症治療等;新增的營養師服務為一些經護士指導但仍未達預期改善目標的個案,提供針對性的營養飲食指導;視光師則為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進行眼底攝影檢查。 專屬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分階段推出,首階段今日起為慢病共治計劃參加者提供服務;下階段將安排沒有參加慢病共治計劃的地區康健中心和康健站會員接受有關服務。所有服務繼續沿用共付模式推行。

加載原文網頁

盧寵茂主持會議商醫療創新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主持醫療創新發展督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討論香港醫療創新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成立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的進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的發展。 在會上,委員知悉藥械監管中心籌備辦公室今年上半年提出藥械監管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的路線圖,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則會於今年開展多項重點工作,包括推動流程優化、建設一站式香港臨床試驗數碼化平台、加強大灣區協作等。 盧寵茂表示,督導委員會成員肯定政府推動醫療創新的工作,並就下一步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提供專業意見,醫衞局會積極跟進。 他強調,局方會守正創新、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制度、高水平的醫療專業,以及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優勢,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達致好藥港用、研發惠民的目標。

加載原文網頁

一名未有接種流感疫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的嚴重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署公布退伍軍人病個案最新情況

加載原文網頁

地區治理:耆得助 智融易

進入數碼時代,智能手機帶來許多便利,但有時卻會難倒長者。 馮先生最近一兩年才轉用智能手機,他坦言:「想學的有很多,但要慢慢來。我們這把年紀,想學懂沒有那麼快。」他憶述早前因駕駛執照事宜需在網上登記資料,卻不知從何入手,當時他便知道要追上時代的步伐。 「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正好提供各種途徑,讓長者在應用科技上自力更生。 融入數碼時代 政府積極跟進落實各項地區議題,增進民生福祉,包括讓長者融入數碼時代,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 政府在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在未來三年,分批撥款一億元資助非政府機構在全港推行「友智識」。社創基金經過公開徵求建議書和評審後,資助12間非政府機構在全港18區推行這項計劃。 推行機構在全港共設立40個定時定點的社區支援點,每區最少設置兩個支援點,為60歲或以上長者,特別是居住在舊區和公共房屋的獨老和雙老長者提供數碼培訓和技術支援,預計逾十萬人受惠。  專人解答疑難 鍾太住在其中一個支援點附近,她大讚支援點位置方便,開辦的數碼培訓課程內容實用:「例如乘搭巴士前可查閱路程和時間,先看看多久會有車,待到時間差不多才走去巴士站,這樣便不用在車站乾等。」 除了參加培訓課程,長者遇上其他手機技術問題也可到支援點求助。 吳太便因為不小心把手機跌在地上,無法還原介面而到支援點尋求協助。子女不在身邊的賴太也經常到訪,請職員解決各種手機難題。 長者反應熱烈,支援點職員也樂意幫忙。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活動助理李越翰表示,街坊會來查詢不同事宜,例如如何聯絡家人或查詢天氣。職員會在街坊查詢時,順道向他們推介免費課程。為了進一步宣傳,接下來機構或會設置街站,主動向目標對象推廣。 推動智慧生活 數字政策辦公室高級管理參議主任陳秀婧表示,支援點通常設置在長者易達、常去,或人流較多的地方,例如社區中心、區議員辦事處、社區客廳和長者中心。推行機構會重點培訓長者使用「智方便」、醫健通、HA GO、18區中醫診所、康體通、香港出行易等日常生活用得上的政府流動應用程式,並向他們灌輸網絡安全知識。 她說:「機構也可以向長者介紹其他合適的流動應用程式,例如提供即時通訊、娛樂或電子點餐服務的程式,方便長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數碼科技,積極推動智慧生活,老友記都要識。」

加載原文網頁

緬甸東南部外遊警示級別升至紅色

自去年第二季開始,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禁錮並從事非法工作的情況有死灰復燃跡象,鑑於近期事態發展,政府今日提升對緬甸東南部地區的外遊警示級別至紅色,而緬甸其他地區則維持黃色外遊警示。 計劃前赴緬甸東南部地區,包括妙瓦底縣、帕本縣、帕安縣和高格力縣的港人應調整行程,如非必要,避免前赴。身在當地的港人應留意局勢,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保安局已更新外遊警示網頁有關柬埔寨的附加資料,提醒市民提高警惕,提防海外工作騙案。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繼昨日與泰國駐港總領事會面後,今日與緬甸駐港總領事Han Win Naing會面,跟進相關求助個案。二人就事件交換意見和分享資料,商討加強日後的跟進工作。鄧炳強得到對方正面回應,雙方均期望盡力協助更多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 當局會繼續密切留意緬甸和柬埔寨局勢,並透過媒體、局方流動應用程式和外遊警示網頁發布最新情況。 身在緬甸和柬埔寨的港人如需協助,可致電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24小時求助熱線(852)1868、中國駐緬甸大使館(95)943209657,或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855)023210206。

加載原文網頁

年宵市場下周四起舉行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農曆年宵市場本月23日年廿四至同月29日年初一清晨7時在15個地點舉行,共設約1,500個乾、濕貨和快餐攤位,每日開放時間結束前15分鐘停止進場。 各年宵市場會應用科技措施監察場內情況,在需要時實施人流管制。人流情況會以紅、黃、綠燈在食環署網頁顯示,綠色代表人流較少、黃色代表略為擠迫、紅色代表非常擠迫。 食環署會在年宵市場回收一般可循環再造物品,又會安排承辦商回收竹枝、木卡板、發泡膠箱、凋謝或未售出花卉等物資。此外,署方會收集由花檔檔主自願送出、未售出的花卉和盆栽,由義工隊於年初一轉贈予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和公立醫院。 該署提醒市民歡度節日時須保持環境清潔,切勿亂拋垃圾。檔戶也應妥善棄置廢物,保持攤位及附近地方整潔衞生。

加載原文網頁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就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發表暫擬共識

加載原文網頁

登革熱最新情況

加載原文網頁

藝術館舉行法國印象派藝術藏品展

藝術館明日起舉行香港首個以兩位印象派巨匠保羅.塞尚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出來自知名法國橘園美術館和奧賽博物館共52件珍品,讓香港觀眾欣賞法國國寶級的畫作,展期至5月7日。 「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開幕典禮今日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致辭時表示,法國橘園美術館和奧賽博物館均以出色的印象派藝術藏品享譽國際,香港十分高興能展出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珍視的法國國寶。此乃東西文化交流的好例子,以及香港與法國合作的美好見證。 羅淑佩指出,香港中西文化薈萃,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世界級的文化藝術設施和多元化的文化空間,讓香港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地區及世界文化樞紐的地位。 雷諾阿是推動法國印象派發展的靈魂人物,在色彩與光影的描繪為西方藝術史開創新時代。而塞尚的繪畫理論則奠定後期20世紀初現代藝術的風格,影響20世紀歐洲畫壇的發展,揭開現代藝術的序幕。這次展覽展出的52幅畫作中,51件首度在港亮相。 藝術館精心設計是次展覽的教育角為法國火車月台,觀眾可乘坐時間列車,進入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探索他們的創作領域。香港限定內容也包括兩位大師的模擬對話、足跡地圖等,介紹兩位殿堂級藝術家的生活軼事和深厚友誼。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與另一所國際知名法國博物館,即巴黎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合作,3月底舉行第四屆博物館高峰論壇。

加載原文網頁